民族工艺品市场尴尬“遇冷” 扎根民间方为生存之本
最近几天昆明的天气一直阴晴不定,而正在举行的第五届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的现场同样是冷热不均,会场内除了珠宝玉石外,大部分民族工艺品依然缺乏真正吸引市场的卖点,很多到展会现场参观的市民直呼:“民间工艺品和老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们需要真正的民间工艺品。”
从2008年至今,昆明泛亚民博会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作为在云南这个民族民间工艺品最为富集的区域举办的专题博览会,民族特色一直是其最大卖点。但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展出的民族工艺品品种丰富,囊括了藏族黑陶、彝族刺绣、苗族银器、傣族手工纸等多个民族的特色手工艺品,却罕有火爆场面。
“一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标价30万元人民币,一只普普通通的土陶碗居然也卖到100元,一对藤编小圆凳的价格也在数百元。”前来淘宝的昆明市民肖卫感慨,曾经离生活最近的民间工艺品都快成奢侈品了。
到云南来旅游的广州女孩谢莎逛了一圈后,只买了一只彝族提包和一张手工纸,“展出的不少东西和旅游景点卖的纪念品一样,千篇一律,买点当是个纪念,”谢莎说。
谈及民族工艺品产业的尴尬现状,并非只有消费者在抱怨。许多文化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从事民族工艺品生产的大部分为家庭作坊,设计、制作、销售一条龙。大家卖的是口碑,鲜有行业规范,质量也或高或低。”刺绣达人李树芬坦言。
滇派风筝巨匠徐作坤在民博会上呆了三天,参加组委会组织的公开招徒授艺活动,但却“遇冷”。“学这些技艺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贫穷。后继乏人也让民族工艺发展面临人才匮乏的挑战,”徐作坤说。
李会超是云南腾冲某旅游产品开发公司的负责人,他认为民族工艺品尴尬“遇冷”是必然,“绝大部分民族工艺品经营者都未能在保留特质和市场化的博弈中取胜,要么恪守原生态工艺一成不变,要么市场化到面目全非。看看成功赢得市场的那些工艺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要围绕工艺品本身所蕴含民间文化特色加以开发才能真正拥有发展的生命力。”
对此,云南省文产办副主任田大余认为,民族工艺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转变,曾被遗忘的民族瑰宝,会越来越被人重视。此外,民族工艺品具有多样化的特性,是可以吸引到高、中、低端各类消费者的大众文化产品。”
同时,田大余也坦言,民族工艺品市场的行业化、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工艺水平和文化创意水平也有待提高。“只是,唯一不变的是坚持走大众化的市场路线,因为民族工艺品从诞生到现在,都扎根于民间。”
此间业界专家建议,如何对民族工艺品进行新的文化、市场定位,如何在市场化中保住特质,如何铸造民族文化品牌,成为民族工艺品产业实现新生的关键所在。而开发和创新民族工艺品,不仅需要深度挖掘产品的卖点,赋予时代特性;在宣传广告上也要进行有效细分,专注核心消费群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