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蓝毗尼 重走两千年先贤朝圣路
艰险的道路从来都未能阻挡那些朝圣者(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蓝毗尼位于尼泊尔南部,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正是在此诞生。千年以来,无数信徒不远万里来此朝圣:中国的法显、玄奘,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现今中国、印度、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家也都在此兴建佛塔与寺院。
对古人来说,前往蓝毗尼的道路非常艰难:从加德满都进入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后,人往往会被当地特有的炙热空气所包围,再加上道路多为山路,路侧往往是陡峭的悬崖,行人稍不注意就会掉下悬崖,粉身碎骨。
不过,艰险的道路从来都未能阻挡那些朝圣者。他们历经艰险,从世界各地前往蓝毗尼,只为心中的信仰,只为在那棵见证佛陀诞生的娑罗双树下,浇注一壶灵泉……
在梵文中,蓝毗尼是“可爱“的意思(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释迦牟尼诞生地: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在梵文中,蓝毗尼是“可爱“的意思。的确,它的模样与它的名字非常相配,是以天臂国善觉王夫人蓝毗尼命名的花园,这里芳草鲜美,绿树成荫。
蓝毗尼之所以世界闻名,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息息相关。相传在公元前623年,释迦牟尼就是在蓝毗尼诞生的。
关于这段传奇,尼泊尔流传的佛传这样记载:怀孕的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从迦毗罗卫国王宫出发,准备回娘家生产,由于道路颠簸,她选择在蓝毗尼花园沐浴休息,当她用右手攀住花园中的娑罗双树时,释迦牟尼便降生在世间。
现在,凡是到蓝毗尼来的人,往往会首先去寻找那棵娑罗双树。令人遗憾的是,当年那棵娑罗双树已经枯萎,取代它的是一棵传说为释迦牟尼亲手种下的菩提树,而这棵树,已经成为整个蓝毗尼的标志。
这棵菩提树非常巨大,需要7、8个成年人方能将其合抱。菩提树旁还有摩耶夫人祠,祠内有一黑一白两块石雕。白色石雕上刻画的是释迦牟尼诞生的场景,黑色石雕则已残缺不全。由于摩耶夫人信仰的是印度教,现已被当地印度教徒视为掌管生育的圣母。一些渴望生孩子或者希望生出一个智慧超群孩子的女性,往往在生产前会来拜祭这座神庙。
释迦牟尼降生在蓝毗尼花园,成长则是在旁边的迦毗罗卫城。迦毗罗卫城是释迦族建立的最大都城之一,位于蓝毗尼旁的印度与尼泊尔交界处。岁月和战争已让这座古城成了土丘瓦砾。1898年,法国考古学家佩普曾在此进行考古发掘,他在一座直径约35米的红砖舍利塔废墟中,挖出了5个装有骨灰的容器,其中一个石函上用波罗米文刻着:“此乃释迦族佛陀的舍利容器,乃有名的释迦族诸人及兄妹和妻子等共同奉祠之处“——这个发现曾轰动了世界,那个石函至今仍收藏在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内。
蓝毗尼西边还有当年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的王宫,名为梯罗拉廓特,释迦牟尼出走的那座城门遗址也仍矗立着——史料记载:作为迦毗罗卫国的王位继承人,释迦牟尼曾过着优越的贵族生活。当他领悟生命的意义时心生疑惑,于是放弃了王位和优裕的生活,走向恒河流域寻找答案……
他们不远万里从世界各地而来,只为在那棵佛陀诞生的树下浇灌一壶灵泉(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远携灵泉注菩提:不远万里来朝圣的人们
相传释迦牟尼在入灭之前,曾对弟子阿难陀说,当他入灭之后,佛教徒们会怀着虔诚的好奇心来拜访四个地方——他的出生地、觉悟之地、初转法轮之地、以及涅槃之地。
如今,这四个地方真的成了佛教圣地。而作为佛陀诞生地的蓝毗尼,自然是佛教信徒们的首选朝圣地,他们不远万里从世界各地而来,只为在那棵佛陀诞生的树下浇灌一壶灵泉。
比如在公元403年,蓝毗尼就曾迎来一位佛学大师:来自中国的法显。史料记载,法显取道新疆,渡流沙,越葱岭,经印度来到蓝毗尼,是访尼外国人士中有真实记载的第一人。在蓝毗尼,法显第一次将释迦牟尼的诞生写入文献,这也成为目前最早的朝圣文献记录。在那个时代,蓝毗尼似乎是一个相当荒凉之地,因为从法显的记载来看,当地还并不习惯朝圣者来访,同时法显还警告游客,要小心附近凶猛的野生动物。
法显之后,蓝毗尼逐渐走向辉煌,甚至连印度的君王们都要前来拜祭,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作为虔诚佛教信徒,他甚至下令免除了蓝毗尼的苛捐杂税。现今,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考古学者发现的阿育王石柱,上面的碑文对佛祖出世,以及阿育王的朝拜故事有详细记载——印度古代历史多没有准确的记载,但这根石柱不仅确定了蓝毗尼为佛陀诞生地,也第一次让人知道释迦牟尼是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物。
在中国封建史最为强大的唐帝国时期,那位著名的唐僧——玄奘法师也曾在西行途中专程来到蓝毗尼。他在《大唐西域记》中对蓝毗尼流传的神话进行了记录:古老的娑罗树下佛陀诞生了,树的东边是阿育王塔,塔下有泉,两条龙在这里为新生的王子沐浴……
玄奘笔下释迦牟尼沐浴的水池还在,人们甚至可以亲手触摸到池中那“神圣之水“,用它来浇灌菩提树。而在考古学家的勘查发掘中,这水池附近还曾发现过许多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时期的朝圣遗物,每一件器物似乎都在向外界述说和证实着这片古老土地的神圣面目……
蓝毗尼的原住民们并没有受到铜臭的影响,依旧保持着纯净的民风和宁静的生活(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世界各国寺庙的聚集地:宁静祥和到极致的生活
历史上,蓝毗尼经历过一次领土争议:蓝毗尼原来属于印度的北方邦,1857年印度爆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活动……最后,蓝毗尼被划入了尼泊尔版图。现今,由于“佛陀诞生地“而催生出的旅游业,让印尼双方再起争议,经常为此争吵不休、互不相让。
不过,或许是受到佛学的千年熏陶,蓝毗尼的原住民们并没有受到铜臭的影响,依旧保持着纯净的民风和宁静的生活。
一位学者告诉笔者,当地人的祖先都聆听过佛陀教诲,所以原住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保持着聆听的姿态,他们很喜欢站在路旁的小店铺外面,直勾勾地盯着来往的车辆,表情严肃,似乎时刻都在思索。冬天天气寒冷,他们披着粗毛混纺的披肩,缩着脖子,但仍然站着保持思索的姿势。同时,许多人往往还赤裸双脚,据说当年佛陀就是赤脚游化传教的,所以即使千年过去了,他们仍习惯一年四季都赤脚行走。
中国、日本、越南、缅甸等许多国家都在蓝毗尼修建了寺庙或禅定中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黄琉璃瓦、朱红围墙的中华寺。整个寺庙区中,常住僧人在几十人左右,虽然人少,而且语言、肤色、国籍都不相同相通,但共同的信仰让他们和谐相处,饮食起居都在一起。每到月圆的时候,他们还会共同聚集在阿育王石柱的周围,轮流诵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