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佛教文化网(www.haichaoyin.cn),专业的佛教文化传播网站!
当前位置:佛教文化网>佛教观点> 正文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时间:2024-03-09 来源:佛教文化网
所谓「菩提」依《大宝积经》卷 27 解释为:「 觉无我、无有众生、无命、无人,丈夫体性是名菩提 」,就字面上解释,是觉悟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也没有众生存在,也没有生命,也没有人,这个称之为丈夫体性,这就叫「菩提」。
实际上「菩提」真实的意思是「觉」,觉的本体称为「如来藏」,又称「阿赖耶识」,这「如来藏」、「真如」、「菩提」、「涅盘」或「阿赖耶识」,祂没有形象、色彩、味道,犹如虚空,却非虚空;虽然毕竟空,却非如虚空一无所有,这才是真实的有;双具空有,于真空中能生 妙有、染有,所以是圆成实性。祂从来没有变异,自无量无数生之前,到无量无数生之后,始终都是这个「菩提」。我们发心要成就这个境界,要证入这个境界,就称之为「发菩提心」。
《楞严经》中 佛又说:「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 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经文中告诉我们「修行的人不能成就无上的佛道,而变成声闻缘觉、天魔或魔子魔民,皆由不知二种根本 —— 妄本与真本。妄本,是依意识心境界所修;依意识心境界修行,是煮沙欲成佳肴。真本则是依菩提心来修行,即是深入了知『阿赖耶识』、『如来藏』的内涵。」
发菩提心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对一般人而言,皈依三宝,在佛前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就是发菩提心。第二个层次的发菩提心是:真正的发成佛的心,而成佛是从明心见性开始,所以发求悟的心,就是发菩提 心。第三个层次:是愿明心见性,并开始去修行、去体究念佛直到明了真心,见了佛性,这才是真发菩提心。生命根源的实相就是「菩提」,「觉」就是「菩提」,所以《大宝积经》又说:「 如实觉知如是诸法,是名菩提 。」我们从以上解释中就知道,「发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要求见生命的实相,也就是要亲证「般若实相智慧」、「如来藏」、「涅盘」、「阿赖耶识」。若忘失菩提心,相对的就是不知道生命的实相,或以色身、意识心为真我,甚至否定「如来藏」及「阿赖耶识」,认为「如来藏」及「阿赖耶识」是 世尊方便善巧所建立 [1] ,或以学术研究推断「如来藏」仅是「后期大乘」 (经) 的主流,是经「初期大乘」的演化而来 [2] 。
印顺法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所推崇的「人菩萨」,是「不求急证」,亦「不修禅定,不得解脱」,同时强调「不证涅盘」、「留惑润生」、「不断烦恼」。相反地,「要三大阿僧祇劫,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在生死中打滚,利益众生」。同时印顺法师将佛法局限在人间,既不能求证 涅盘 (生命之实相)又不能求证解脱,亦不修证禅定,那于四弘誓愿中惟能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一愿了。为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一愿,「人间佛教」中积极修行十善业的「人菩萨 行」,已明显变成「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根」的行为了。可是积极努力行善的人,舍报后将感应到人天福乐果报,如果没有正确佛法知见与发菩提心,他将会往生欲界六天,成为他化自在天主 (天魔) 统辖下的子民。如此「人间佛教」中积极修行十善业的「人菩萨行」,明显变成「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根」的魔业了。
(博主案:就是有很多这样自己都在生死中打滚而不厌离之人,都好意思说自己能够接引众生,有缘同修可听视频录音《某居士的邪见》)
同时证严法师于《慈济语汇》勉励慈济人:「发愿生生世世要追随佛陀教法,力行利济众生的菩萨道,以慈悲济世的情怀往返人间;誓愿要将娑婆世界变成人间净土,对任何众生都抱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情,这就是真正的『智慧波罗密』」。 [4] 明显的将六波罗密中的智慧 (般若) 波罗密误解为净化人间净土与所行的布施行为与慈悲心了。虽然她发的是善心,但却明显忘失菩提心了。
近年来慈济功德会在国内九二一地震、国外南亚海啸,甚至最近美国纽奥良飓风灾难,均可看到慈济人非常发心的投入救灾活动。这种慈悲心、布施的精神非常值得尊敬与赞叹。然而每次想到 佛于《华严经》所告诫「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便会为这些慈济人担心,一生努力行善,如果没有佛法正确知见,会不会因为此生累积的福德,得到往生他化自在天当他化自在天主(天魔) 魔子魔民的果报,或者来世大富大贵而造恶业的果报?俗语说「富贵学佛难」,甚至有权有势的人家,如果没有正确佛法知见摄受,是很容易造作恶业而堕落三恶道 的。这种果报应该不是大部分慈济人所乐见的。
另外 佛于《菩萨优婆塞戒经》卷 5 说「 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云何教化?见贫穷者先当语言:『汝能归依于三宝不?受斋戒不?』若言能者,先授三归及以斋戒,后则施物。若言不能,复应语言:『若不能者,汝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盘寂灭不?』若言能者,复当教之,教已便施。若言我今能说二事, 唯不能说诸法无我,复应语言:『汝若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说诸法是无性不?』若言能者,教已便施。若能如是先教后施,名大施主。善男子!若能如是教化众生及诸怨亲无所选择,名大施主。 」
从经文中 佛明显的告诉我们,对于贫穷众生应该方便教化他们,然后再行布施,如此,才能名为大施主。能够教化众生,使能三皈及持戒,乃至理解、言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盘寂灭」或「诸法无性」,如此,才能使沉溺的众生因为种下佛法种子,于未来世因缘成熟时,得以修行佛道,得到真正解脱。否则,得到了救济,暂时的脱 离物质或精神上的困苦,但终将因福德的不足及欠缺佛法正确知见,而不断的在贫穷与困苦中生死轮回。因此,如法的布施应该要兼行教化的功能,如此才能真正解脱众生苦难。
本文并不是要否定众多慈济人的布施福德,而是要提醒慈济人:佛法不只是善法,应该要发正确的菩提心,应该追求正确的解脱与生命的实相。应该发愿去寻得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实相智慧心;如是安住实相心而行布施,其结果就像《金刚经》所说:「 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否则,发善心行布施,结果却是往生他化自在天当魔子魔民,或者不能教导众生证取解脱,不能教导众生证得法界的实相,永远陪同众生在人间无止尽的头出头 没,与众生一起不停的轮回生死,大家都不能解脱,也不能证得法界实相而生起智慧,这岂是慈济人的本愿?
 
------《正觉电子报29期 》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正祺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