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变成白衣老虎——如何看待医护人员的“妖魔化”问题
前段时间广东省卫生厅做了一个调查,近七成的医生觉得他们的形象被"妖魔化"了,钟南山认为:非典的时候,境外有不少医生集体辞职和逃跑的,而我所接触的国内没有一个医生在那个生死关头逃跑,这可以看出医疗人员的一个基本觉悟。同样都是这帮人,为什么非典过了几天,"白衣天使"就变成了"白衣老虎"?(《南方日报》3月12日)
从"白衣天使"到"白衣老虎",这确实让很多医务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钟南山先生认为责任在政府,而我以为,所谓的"妖魔化"原本就是一个"伪问题",我们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但凡受到了一些批评,或行业社会评价不高,就认为是"妖魔化",这样的认识,实际上就是人为放大了"医患矛盾"。 应该说,医患矛盾确实存在,医护人员当中,收取回扣,对病人不负责的,也存在,但不能说是主流,而医护人员这个群体,在社会上的评价,也并非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医护人员之所以有一种被"妖魔化"的感觉,是因为媒体上常常有医疗事故导致百姓对医护人员有所议论,而这个议论很容易被一个群体自动"对号入座",而自我产生一种"很受伤"的感觉。
实际上,"妖魔化"是不存在的,虽然或多或少有一些过激的批评意见,但那主要是针对医疗事故或医疗腐败,而不是针对正常的医疗活动。笔者在乘坐火车的时候,和其他乘客聊天的时候,人们往往对医生还是尊重的,甚至会因为你是医生,会对你产生一种潜意识的信赖感,比如东西愿意让你照看,也愿意和你说些心里话啊。如果真的是妖魔化,恐怕医护人员出门在外,是不太敢也不太愿意亮出自己的职业身份的。但现在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而且,大部分的医生在说:"我是医生"的时候,恐怕更多的是自豪感,而不是道德上的负疚感或者是一种受到社会排挤的感觉。
笔者以为,医护人员在享受百姓给与"白衣天使"称号的同时,也应该有接受严重批评的勇气。我们不能要求百姓批评医护人员的时候,每次都加上"大部分医护人员是好的"这样的前提语,虽然这样一说,可能医护人员心里确实好受些。但不加上肯定大多数,那就是妖魔化了? 所谓的"妖魔化",不过是一个伪问题,追根究底,是一个怎样对待百姓评价的问题,是一个心态问题,其实,只要能正视医疗腐败,不要太过于护短,平静地面对社会评价,医生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白衣天使"也好,"白衣老虎"也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何必执着于那些评价?(信息来源:新华网)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各行各业都存在,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大舞台,什么样的角色都有。同样,佛法修学的团体也不例外。对于修学佛法之人,应该怎样正确的对待外界的批评呢?同时,应该怎样更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有益于大家的建议,而不仅仅是指责或批评呢?
下期话题:亲掰开鳄鱼口救出女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