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共同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和动力
儒、释、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者按: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习主席在演讲中重点谈到宗教,特别是对于世界宗教的多样性,以及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宗教)与中华文明的互动予以了高度肯定,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宗教学素养和视野,值得宗教界、宗教学界深入解读。
儒、释、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是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形成的。习主席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如何“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样值得宗教界、宗教学界深入反思。
学诚法师:文明交流互鉴中佛教文化的价值
谈到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习主席特别列举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为例证:“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习主席关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论述,不仅基于丰富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事实,更着眼于构建更加和平美好的人类未来。作为世界多元文明中的一元,中华文明如何继续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发挥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如何认识文化复兴对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进而积极推动佛教文化主动投身于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值得佛教界认真思考的问题。 <<<<<<<<<详细
刘元春:让佛教的文化精神鲜活起来
习主席在演讲中,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谈到中华文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进而谈到“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饱含激情和睿智,给人鼓舞和启迪。
这些年来,面对“借佛敛财”等疯狂糟蹋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径,我们不断谈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不断探讨如何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守护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虽杜鹃啼血,但迷茫叹息。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人为了个人眼前的利益,肆意割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典忘祖,毁弃中华文化的精神法脉,扭曲我们的文化精神,严重污染了社会人心。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解读习主席的这篇演讲,尤其是关于佛教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能不由衷地赞叹:这是推动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的“顶层设计”,展现了“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的宏伟气象! <<<<<<<<<详细
张云江:包容有度、吸纳融合,实现中国文明复兴之梦
天下万事万物皆归于道,故尽管千差万别,皆可悠游包容之,同时亦皆可综合在一个体系之内,这就是中国文化“融合”异质文明的特性。习主席演讲中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说的正是这方面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公元之初,佛教初传中国,其后五六百年间,东来西往之僧徒不曾绝迹于大漠戈壁、南海波涛,到公元7世纪,印度佛教几乎已全部“搬”到了中国。因为教义和历史的原因,印度佛教自身派别分立,如部派佛教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其中又分为近20个部派。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这种分立状态是崇尚“大一统”观念的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于是中国学者经过吸纳,创造性地运用“判教”方式,把分立的印度佛教综合为一个有序的整体,其中影响后世最大者为天台之“五时八教”说与华严之“五教十宗”说,由此完成了“中国佛教”的伟大融合。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认为,“判教表现了中国人对于外来佛学的消化吸收”,“为了消弭冲突、避免矛盾,即以判教的方式将各种说法融和消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曾云,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演变为中国佛教,是“世界异质文化交流史上的罕有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包容、吸纳、融合异质文明的卓绝能力。 <<<<<<<<<详细
张志鹏:“和而不同”是宗教发展的愿景
习主席的演讲,表明中国领导人站在了宗教演变历程上看待世界文明发展。习主席以佛教为例,讲述了宗教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传播的独特路径和深远影响,又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中国的“本土化”现象,说明了文化融合对文明演进的重大推动作用。细读这些讲演内容,可以发现一系列内在的基本认识。
一是宗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具有多种形式,既有无形的价值观念,也有大量的有形物品。就总体而言,宗教显得神秘。有的人只喜欢那些“阳春白雪”的文化,厌恶或批判看似“荒诞不经”的宗教。殊不知,宗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离开了宗教,文化往往无处扎根。习主席的演讲明确地指出了宗教与文化的这一内在关系,他不仅把佛教看做是中国与域外文化交流的核心载体,而且还指出“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 <<<<<<<<<详细
张光来:反思宗教的现实意义
在回顾中西文化交流史时,习主席虽然没提到开启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和中国士大夫徐光启等人的名字,但他既强调了16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带来的丰硕成果,也指出了双方碰撞后的痛苦感受和希望:“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相信熟悉中国和中国天主教、中国基督教近代史以及“礼仪之争”那段痛苦经历的中外朋友都会深有感触。
从中外文化交流转向中华文明,习主席特别以“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为例,肯定了本土化了的佛教对中国和亚洲邻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及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他也鼓励和肯定了所有外来宗教在传入中国的进程中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在这次演讲中,习主席没有区分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不同称谓,而是采用传统的提法,把都信仰基督但体制并非相同的两个宗教统称为基督教了。 <<<<<<<<<详细
张庆松:挖掘宗教人文精神,为中华文明助力
中华文明体系中外来宗教的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哲学思维上,佛教的“缘起论”为人们认识世界开启了另一扇大门。缘起论认为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的,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链条之中,否认有至高无上的造物主。“三千大千世界”、“三世两重因果”,拓展了人们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它与魏晋玄学汇合在一起,形成一代学风,并引起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形神之争”。佛教的“心性论”、禅宗的“本来面目”都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著名命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想。至宋明理学宣扬之“理”中仍有佛教“真如佛性”的影子.<<<详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