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共同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和动力(4)
张云江:包容有度、吸纳融合,实现中国文明复兴之梦
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主旨是不同文明之间要交流互鉴,由此促进世界和平。这篇演讲大气磅礴,睿智深刻,是关于当代人类文明健康存续、和平发展方式选择的一种“中国思维”。这种包容有度、和而不同的“中国思维”,是古老而新生的中国文化对现代人类文明发展提供的一种新的精神指引和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国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其五千年来一直生生不已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包容各种各样的异质文化、文明,经过吸纳、综合,进而赓续成一种新的文化发展模式。正如习主席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这种对异质文明包容有度、吸纳融合的思维模式,早已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精神血脉与文化基因。如《庄子》中云,“不同同之之为大”,“有万不同之谓富”,君子由此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韬”即包容之意,所谓“不同同之”,按晋时哲学家郭象之注,乃是说“万物万形,各止其分,不引彼以同我,乃成大耳”,即包容、尊重万物万形各自的本然形态,并不引导或迫使其同于我,包容的“不同”能各按其分,和谐同处,而能“有万不同”。习主席演讲中所说的“和如羹焉”、“声亦如味”,说的就是因为融合“不同”,才能构成文化、文明以及人心灵的丰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正是这种中国思维模式的非常恰切的现代诠解。
天下万事万物皆归于道,故尽管千差万别,皆可悠游包容之,同时亦皆可综合在一个体系之内,这就是中国文化“融合”异质文明的特性。习主席演讲中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说的正是这方面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公元之初,佛教初传中国,其后五六百年间,东来西往之僧徒不曾绝迹于大漠戈壁、南海波涛,到公元7世纪,印度佛教几乎已全部“搬”到了中国。因为教义和历史的原因,印度佛教自身派别分立,如部派佛教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其中又分为近20个部派。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这种分立状态是崇尚“大一统”观念的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于是中国学者经过吸纳,创造性地运用“判教”方式,把分立的印度佛教综合为一个有序的整体,其中影响后世最大者为天台之“五时八教”说与华严之“五教十宗”说,由此完成了“中国佛教”的伟大融合。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认为,“判教表现了中国人对于外来佛学的消化吸收”,“为了消弭冲突、避免矛盾,即以判教的方式将各种说法融和消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曾云,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演变为中国佛教,是“世界异质文化交流史上的罕有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包容、吸纳、融合异质文明的卓绝能力。
再如犹太人在中国的命运。北宋时期,一批犹太人来到首都开封,加入中国国籍后,他们建立了礼拜上帝的会堂,完全按照犹太教仪轨生活。周围的中国居民始终尊重他们的信仰,在居住、迁徙、谋业、就学、土地买卖、通婚等方面完全平等。100多年之后,他们成为当地的富有阶层。19世纪80年代,东欧排犹高潮期间,几万犹太人进入中国,后又内迁到上海、天津、青岛等地建立社团,几十年后,一贫如洗的犹太人成为当地的中产甚至富有阶层。天主教历史学家费兰尼说:“反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长和最深远的仇恨”,相比较欧洲近两千年血腥的反犹、排犹史,中国文化对异质文明的包容度量之大是不是多少会让人觉得诧异呢?还有古老的祆教,北魏时期已传入宫廷,北齐皇帝身边亲信甚至都有信仰者。在唐代,虽然儒、释、道是主流思想,但是如祆教和景教、摩尼教也都很兴盛,国家甚至有所扶持。类似的还有清代康熙皇帝对基督信仰的浓厚兴趣。
习主席说,文明既需要薪火相传,更需要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多少有些吊诡的是,因为古今之变,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中国来说也有了少许“异质”的味道,于是传统文化就有了重新发现其价值、重新阐发其时代意义的必要。习主席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等等,正是睿智地看到,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必须重视文化的“包容”与“融合”,在这种融合之中,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中华文明想要“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包容有度、吸纳融合是必由途径。习主席演讲中说,“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正是基于对中华民族这一特性与能力的充分自信,同时也是对这一途径的生动阐释。(作者系华侨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