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海潮音佛珠网(haichaoyin.cn),专业的佛珠 手串 菩提子网站!
当前位置:佛珠网>佛教观点> 正文

“农禅并重”可否演化为“商禅并重”?(3)

时间:2017-05-21 来源: 作者:佛珠网 haichaoyin.cn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双凤寺住持、太仓同觉寺住持曙提法师:谈"农禅并重"是否应演化为"商禅并重"

对“农禅并重”是否应演化为“商禅并重”这一问题,个人认为:一、农禅并重的产生  农禅并重也好,商禅并重也好,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所产生的。比如农禅并重,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不独是禅宗,实际上当时绝大多数的高僧都是聚集在山林里面修行布道的,或独居、或三或五、乃至千百。一方面由于战乱的原因,百姓颠沛流离,无法供养僧人;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不能完全认同佛教托钵乞食的习惯,于是佛教的高僧们开始提倡“自给自足”的在生活中修行的方式,直到唐代的百丈禅师,才正式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的修行准则,并沿用至今。

农禅并重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吃饭温饱的问题的,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一种修行的方式,比如不仅仅打坐是参禅,下田劳作,乃至吃饭穿衣都是在参禅,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事实证明后来还是有不少的禅师就是在农禅的过程中开悟的。所以,农禅的核心在禅不在农。

当然了,百丈禅师在最初提出“农禅并重”的时候是被同时代的佛教界的许多人批评为外道的。不得不提的是:农禅并重的形成,不仅改变了佛教在印度托钵乞食的传统,而且还产生了佛教后来的大部分的资生事业,随着僧人的增多,寺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产生了比如属于寺院的田产(到宋朝后期很多寺院的田产已经是相当的可观了),寺院的法物流通(生产或者流通香烛、法器)等等,由此可见,这时候的农禅,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农禅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是有禅的,个人甚至以为,这样的形势是否可以算“寺院商业化”的雏形呢?

二、佛教商业化的产生  佛教商业化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如上文讲到的田产等(现代社会不存在),已经逐步成为寺院的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许多寺院逐渐恢复,但是恢复的同时相关部门也为寺院的建设和管理定下了一个原则:自给自养。通俗的讲,就是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所以,恢复宗教最初的十年,佛教寺院的建设,基本上都是靠出家人自己想办法,动脑筋来筹措资金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大和尚是靠自身的德行来感召人天一起护持的,当然也不免会有一些法师,通过商业运作,或者借助商业运作来恢复寺院的。我觉得这两种情况同样值得敬佩,毕竟不是为个人。到90年代初期,佛教开始兴旺起来,于是有人又看到了商机,提出了一个口号“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于是各地大批的围绕着宗教活动场所的景区、名山相继出现,各场所收取门票也是这个时候兴起的,这在当时,无疑为地方经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确是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收益的,当然了,佛教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真正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直到大家更多的关注到僧团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道风教育了。综上所述,佛教商业化的形成不是简单的人们所认为的少数人,或者几件事就能形成的,用佛法的一句话:“众缘和合”。

三、对于商禅并重这个说法,个人以为第一,理论上是对的,因为,禅是不离生活的,商也是生活之一。但是怎么样在生活中体现禅,这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换而言之,商和禅怎么样才能做到并重,才能既不背离佛家本怀,保持禅者风骨,又能实现商机呢?个人以为,台湾的某些道场很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譬如:慈济功德会的系统里面,也有很多的资生事业,也有很多的商业行为,可是慈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更多的是慈悲济世,关怀世间的情怀,这其实恰恰是禅者在生活中的活泼体现,人们并没有因为慈济参与种种的活动而非议,反而更加的认同他们,慈济也因此在全球的影响逐步扩大,其余的如佛光山、法鼓山等等也是如此,个人以为,这恰恰做到了商禅并重,从教内出发,商禅并重关键在禅,而不在商,这和文化产业,产业文化是同一个道理,你有文化了,自然会形成产业,你有佛法了,自然也会带来经济效益。反过来说,如果一味地围绕如何推广自己的产品,冠上“禅”、“佛”名头,追求其商品本身的价值,则反而舍本逐末,且容易授人以柄,成为众人争议的焦点,所以个人以为,佛教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完善自身,竖立禅风,自然会有人觅宝而来,如果有一天,佛教的道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商场,我想佛教本身也就没有了市场,既然是商业,那么谁都能做,何必要你和尚来呢?我们的资源就是禅,我们的宝藏也是禅,我们的商机更是禅!因此,商禅本来不二,然而还是请以禅为重吧!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