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禅并重”可否演化为“商禅并重”?(4)
澳洲法界佛学会会长行愿法师:以禅为重,内修外弘,勿舍本逐末
佛教寺院“农禅并重”是否应演化为“商禅并重”,针对这一问题,个人觉得必要依据佛陀“以法为师、以戒为师”有关僧伽清净活命的戒律,提出“以禅为重,内修外弘,勿舍本逐末”的一己之见,以此供养一切如法修行的僧伽大众,令佛教正法久住。
关于原始佛教僧伽如法生存的问题,我们从大乘佛教经典如《金刚经》中“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得知佛陀以及佛教僧伽为维持物质的色身而每天入城托钵乞食,这就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僧伽沿袭印度沙门托钵制风俗,以三衣一钵,日中一食,严持净戒所进行的如法修道生活模式。因为托钵乞食,出家众就没有了经济上的问题。然而,佛法自印度传人中国后,因为托钵制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契合,而依靠托钵为生的佛教僧众的日常生活就成了大问题。
佛教为了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更为了内修的生存与外弘的发展,唐代百丈怀海禅师(720~814)自立禅院,制订清规,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于是中国佛教寺院无不以奉行“农禅并重”为自养的修道生活方式,这是中国禅宗史上划时代之功绩。既然,“农禅并重”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而沿袭至今,当然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如今,随着世界性经济大潮的滚滚洪流,佛教寺院为了自养也不得不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目前,汉传佛教寺院通过商业渠道发展寺院经济,自给自足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
佛教作为世界性宗教之一,以净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从事社会多种公益事业的宗教性职能而自利、利他。寺院作为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其主要功能就是以佛陀的教法为民众提供精神食粮,发挥佛教净化人心的宗教性职能。这么和谐、安定、净化人心的宗教活动场所,怎么能够让一些不懂佛陀教义的人在此出卖佛法和任意改变其宗教用途,而把它变成个人市侩经营赚钱的阵地呢?不错,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寺院以生存为理由,在香火已经长盛不衰的事实面前,还是觉得经济效益不够好,千方百计用尽心机去算计民众有限的腰包,改变佛教“礼敬佛陀“的信仰,一味的“向钱致敬”拜钱为师,却置佛陀“僧伽不得贩卖、经营”的戒律于不顾,舍本逐末,与教法背道而驰。更有人从中淡化佛教寺院的宗教功能而转化为“经济挂帅”,还美其名曰:“商禅并重”或者“工商并重”。这哪里是为了简单的禅修生活,完全是自己的贪欲心过重,以佛法为借口,不知戒律为何物而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知俗见。这种拜金主义式的“商禅并重”过失之大,一者为佛教戒律所不允许,它会直接导致佛法衰微、变质为社会末流,甚至因为经济问题而给佛教带来法难以及致命性地打击。二者这种重经济而轻戒律之风气为有正见的佛教徒所不为,因为传统以禅为重的修道生活,现在因为经营买卖而严重倾斜,导向以钱挂帅的经济生活。如果僧伽每天一门心思都在钱上打转,不能够安心于出家的内修生活,还奢谈什么禅呢?禅,梵语dhyāna,巴利语jhāna,又作禅那,译作静虑、思惟修、弃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心等功德)。
禅就是要一心一意,专著于内修外弘。如果想以禅为借口,大搞经济营生,那不但是侮辱了禅义,更是羞辱了自己。假如哪一个僧人特别喜欢钱,倒不如脱下僧装,去做个爱钱的在家众,何必以禅为借口,歪曲佛陀教义,非法非律却不以为耻呢!诚然,佛教要生存,要发展,却应当是在“以戒为师,以法为师“的基础上,依照国法、依照戒律而行,并不能脱离世间一切善法任意而为。即使是农禅并重的方便形式,也要因时因地而行,千万不能错解佛法的方便,以为方便就可以随随便便把佛教寺院变成自己私人经营赚钱的场所。针对佛教寺院“农禅并重”是否应演化为“商禅并重”的问题,我提出“以禅为重,内修外弘,勿舍本逐末”的个人观点,期望一切有正见的佛弟子,真正理解《法华经》上所说:“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的佛法正义。倘若佛弟子能够严持净戒,真正做到“道心之中有衣食”,僧是如法僧,寺院是如法的寺院,内修外弘,积极推动佛教弘法利生的事业。这样,才是真正发挥佛教净化人心的宗教职能,真正的利济一切众生。最后愿三宝久住人间!
愿正法久住,利益一切苦难中的众生!
愿僧伽如法持戒,内修外弘,普渡一切有缘众生!
澳洲法界佛学会 释行愿二零一零年四月五日于泰国
(责任编辑:admin)